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运营存量创下了约 300 万台的新纪录——平均每年增长 13%(2015-2020 年)。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出自美国实验室,1980年由日本企业开始批量生产。与之比邻的中国,也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使用机器人的。现在汽车业是中国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最多的行业,而在1980年代末,最早使用的却是工程机械行业。
【资料图】
经历文革不久的中国,起初还未感知到一场机器人产业兴起的波澜。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的多方奔走之下,国家终于把机器人列入“863计划”(1986年3月制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当时在沈阳自动化所学习的曲道奎,成为蒋新松(新松机器人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开辟的机器人专业首批研究生。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是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而新松机器人占到了三分之一的市场。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效卓著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为16.84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43.9%,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台稳定增长到23.7万台,年均增长34.7%;2021年1-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突破33万台,同比增长49.0%。服务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持续涌现,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1-11月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834.6万台,累计增长57.3%。
基础实力不断提升。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控制器等领域部分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例如,国产品牌谐波减速器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越国际品牌。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为企业提供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集成应用等检测认证服务,部分领域机器人性能测试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应用深化拓展。机器人整机性能在一致性、可靠性、重复定位精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逐渐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已在47个行业大类、129个行业中类中广泛应用,制造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246台/万人,远远高于126台/万人的全球制造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平均水平。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机器人产品在医疗手术、教育服务、安防巡检、灾后救援等场景应用持续深化。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初步形成,在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形成良好合作机制,机器人本体企业同零部件企业协同开发新产品并联合推进产品优化迭代,零部件企业将合作本体企业的机器人产品用于零部件加工生产。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向机器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优势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壮大。
我国机器人发展前景
中国已经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方向就是高质量发展。
过去制造业是规模最大,现在要向高质量转型,制造大国转型成制造强国。毫无疑问,智能制造是我们转型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国家的政策方针:
中国现在的战略指向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已经提出,两化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包括十九大、十四五的规划纲要,以及2035的远景目标,都把智能制造作为一个重点。另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依靠各个企业。很多现实的问题都在倒逼企业,尤其是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也是制造业和IT技术融合的重要载体。
这里面涉及到国家的招工贵的问题。
从人口比例来讲,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已经占到了13.5%这是什么概念?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7%,中度老龄化社会是14%。我们现在已经踩在了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除了人口老龄化,还有残障人士人口、劳动力成本攀升等问题。
现在在我们制造业密集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招工难的问题已经非常突显了,甚至有的岗位预算再高,都招不到人。这些问题都在倒逼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很多新的应用场景也在出现,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其他场景渗透:例如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光伏、建筑采矿业等,像这些行业,对于我们传统机器人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
比如更聪明、更灵巧、可移动、更友好、更安全等,这些应用的需求,对产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提出了新的需求。
以上这几个现状表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机器人发展5大趋势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分析了塑造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的 5 大趋势。
1、新行业采用的机器人
相对较新的自动化领域正在迅速采用机器人。消费者行为正在推动公司满足对产品和交付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商务革命是由新冠大流行驱动的,并将在 2022 年继续加速。今天全球安装了数千台机器人,而五年前这一领域还不存在。
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前没有考虑过自动化的公司将重新考虑。依赖服务人员的企业,如零售和餐馆,无法填补职位空缺,因此,我们可以期待看到他们投资自动化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交付和物流、建筑、农业等相对较新的机器人客户行业受益于日益进步的技术。
2、机器人更易于使用
实施机器人可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新一代机器人更易于使用。用户界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允许简单的图标驱动编程和机器人的手动引导。机器人公司和一些第三方供应商正在将硬件包与软件捆绑在一起以简化实施。这种趋势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专注于完整生态系统的产品通过减少工作量和时间来增加巨大的价值。
低成本机器人技术的趋势还包括易于设置和安装,在某些情况下预先配置了特定的应用程序。供应商提供结合夹具、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标准程序。应用商店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程序例程,并支持低成本的机器人部署。
3、机器人和人类技能提升
越来越多的政府、行业协会和公司看到了对下一代早期机器人和自动化教育的需求。数据驱动的产线之旅将聚焦教育和培训。除了内部培训工人外,外部教育途径可以加强员工学习计划。abb、fanuc、kuka 和 YASKAWA 等机器人制造商每年在 30 多个国家/地区的机器人课程中都有 10,000 到 30,000 名参与者。
机器人技术正在使工厂工人的工作状况变得更好。正如最近的“大辞职”所表明的那样,人们希望在一个可以建立事业的现代环境中工作。机器人技术的新培训机会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双赢的战略:枯燥、肮脏和危险的任务可以自动化,同时人们学习未来工业工作场所的关键技能,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增加他们的收入潜力。
4、机器人保障生产
贸易紧张局势和 COVID-19 正在推动制造业重新贴近客户。供应链问题导致公司考虑将自动化作为解决方案的近岸业务。
来自美国的一项特别具有启发性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动化如何帮助企业恢复营业:根据推进自动化协会 (A3) 的数据,2021 年第三季度美国的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长 35%。2020年,超过一半的订单来自非汽车行业。
这种创纪录的增长不仅仅是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运动控制和电机也出现了大幅增长。IFR 秘书长Susanne Bieller 博士说:“新冠大流行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链和劳动力供应中断似乎是许多人证明投资合理性所需的推动力。” “最有可能投资自动化的公司,是那些已经考虑了一段时间但还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的公司。”
5、机器人支持数字自动化
在 2022 年及以后,我们认为数据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推动力。生产者将对从智能自动化流程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凭借机器人共享任务和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的能力,公司还可以在新环境中更轻松地采用智能自动化,从建筑到食品和饮料包装设施再到医疗保健实验室。
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成熟,学习机器人正在成为主流。该行业已经过了试点阶段,我们可以期待在 2022 年看到这些技术的更大规模部署。
本文来源:云必,好运达智创科技,中国机器人
标签: